青春永驻
太感动了!河北邢台1女子,丈夫刚刚去世她就偷偷跑了,留下4个娃无人照顾,谁知,38岁的小叔子承担起了照顾4个娃的重担,这一照顾就是10年,48岁了还没结婚,邻居都看他可怜,纷纷劝他送走娃,谁料,他说:“我就是去要饭,也不会送他们走!”
在河北省巨鹿县,有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,简陋的泥砖房,几亩薄田,却住着一位让全村人都竖起大拇指的男人——李书尧。李书尧路过村口,常能听到村民们谈论着他的故事,脸上满是敬佩。
"老李家那娃儿们上学还得靠他送呢,瞧瞧都48了,人都熬老了十岁不止。"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叹道。
"是啊,独自养活四个娃,这哪是容易事。"
若是第一次听说李书尧的名字,很难想象这个消瘦的中年男子背后藏着怎样感人的故事。十年前,38岁的他还只是村里一个普通的单身汉,每天和母亲相依为命,靠着几亩地过着简朴的生活。
那是个寒冬的傍晚,李书尧正在地里收工,村支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:"书尧,快回去!你哥情况不好,在县医院呢!"他丢下农具,飞奔回家,骑上自行车就往县城赶。
在医院的病床前,他哥哥已经奄奄一息。为了给哥哥治病,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光,还借了不少债。看着消瘦如柴的哥哥,李书尧眼里含着泪花。
"书尧..."哥哥用尽全力握住他的手,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担忧。虽然说不出话,但李书尧明白,哥哥是在牵挂他的四个孩子,最小的那个才刚满周岁,还不会走路。
"哥,你放心,只要我李书尧有一口吃的,绝不会让孩子们饿着,"他紧握哥哥的手,声音哽咽,"你安心走吧。"哥哥听后缓缓闭上了眼睛,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料理完哥哥的后事,李书尧时常去嫂子家看望几个侄子侄女,总会带些好吃的,或是帮忙干些重活。他以为嫂子会照顾好孩子们,可是一个月后的清晨,村里人来告诉他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。
"书尧啊,不得了了,你嫂子昨晚偷偷跑了,四个孩子自己在家哭得可怜呐!"
李书尧一路小跑赶到哥哥家,推开门,屋内一片狼藉。四个孩子饿得面黄肌瘦,最小的婴儿躺在床上哇哇大哭,其他三个孩子围在一起,眼睛红肿,显然哭了一整夜。
站在曾经哥哥生活过的院子里,李书尧陷入了沉思。他一个大老爷们,从没结过婚,更没带过孩子,怎么能照顾好四个孩子?可要是不管,这些孩子该怎么办?他们可是哥哥的血脉啊!
回到家,李书尧把情况告诉了母亲。老人家叹了口气:"这孩子他妈怎么能这样?"随后握住儿子的手说:"书尧,你心里有什么打算就去做吧,娘支持你。"
李书尧把四个孩子接回家的那天,村里人都议论纷纷。一个单身汉,没结过婚,哪懂得怎么照顾孩子?更何况是四个,最小的才一岁多,连路都不会走。
"这负担太重了,书尧能行吗?"有人担忧地说。
李书尧却默默地开始了他的新生活。每天凌晨四点多,他就起床生火做饭。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是缺口的旧物,但他总是先把粥煮好,切好咸菜,让孩子们能吃上热乎饭。
早饭后,他背着最小的孩子,牵着其他三个,送他们去村里的小学和幼儿园。然后赶回家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。喂药、端水、喂饭,他都做得麻利又细心。下午再去接孩子们放学,回家做饭、辅导功课、洗衣服,直到把所有孩子哄睡着。
深夜,当村子里的灯都熄灭时,李书尧却悄悄出门,提着锄头去地里干活。月光下,他的身影孤独而坚毅。几亩薄田,白天忙着照顾一大家子,只能晚上抽时间种。
"书尧,你这样太辛苦了,"隔壁王大爷见他衣服都破了还舍不得买新的,忍不住劝道,"你一个大老爷们没结婚就算了,干嘛非要养这四个娃?他们又不是你亲生的。"
李书尧憨厚地笑笑:"大爷,这是我哥的孩子,我不管谁管?"
最困难的时候,家里连续几天只能吃稀饭配咸菜。李书尧舍不得吃肉,省下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。他自己的衣服穿了又补,补了又穿,却总是给孩子们添置新衣服。
不幸的是,在接孩子们回家一年后,李书尧的母亲病情加重,没能挺过那个冬天。整整守灵七天,李书尧一边料理丧事,一边照顾四个孩子,硬是没掉一滴眼泪,直到夜深人静,才在母亲的灵位前默默流泪。
村里人都看在眼里,心疼在心上。有时谁家蒸馒头了,总会送几个过去;谁家杀猪了,也会送点肉过去。李书尧每次都感激不尽,连连鞠躬。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。孩子们渐渐长大,那对双胞胎已经上了初中,最小的也上小学四年级了。有一次,镇上的亲戚来访,看到李书尧的处境,主动提出要帮忙分担,收养一个孩子。
"书尧,你也该考虑自己了,都四十多了,还不找个媳妇?你把一两个孩子送人,减轻点负担,也许还能成个家。"亲戚好心劝道。
李书尧摇摇头,面容坚毅:"我答应过我哥,要照顾好他们四个。这些年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,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。就算是去要饭,我也不会送他们走!"#MCN微伙伴计划#
